当前,厦门正全力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布局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翔业集团旗下航空工业公司抢滩万亿级低空“蓝海”,以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应用场景创新建设等为厦门市低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撑力量。
如何使低空经济“飞”起来,适配的空域和跑道是关键。航空工业公司以厦门航空产业园为依托,顺利推进厦门市首个低空空域--“翔南低空飞行试点空域获批。同时,公司积极配合推动在航空产业园周边落地长约328米、宽13米的低空飞行测试跑道,及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试飞场。
“翔南低空飞行试点”空域和配套跑道的落地,很大程度上补足了厦门市低空空域申请难、空域数量偏少的问题,为厦门市低空企业提供了“飞”起来的试验田。
在这片低空试验田上,一架架低空飞行器腾飞而起。园区企业腾希航空已率先完成为期一年的长期飞行活动申报,正持续开展缩比机ev2000、X-G500系列自旋翼机等机型的飞行测试;七海扬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此落地“无人机执照”培训项目;由中国安能国家电力应急救援基地组织的应急救援无人机飞行测试、厦门市汉飞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全电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SD-25及SD-30测试也在常态化进行中。
在厦门航空产业园,不时能看到“电子监理”悬停于1号楼上方,这是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翔南片区开展的“无人机自动化巡查”应用场景项目。通过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对巡查工地进行“视频直播”式巡检,大幅提高了监管效率、精度。
扩大应用场景,是“驾驭”蔚蓝经济、抢滩低空效益的关键点。今年1月初,航空工业公司以厦门市翔安南部片区场景创新促进大会为平台,对接接洽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咨询合作,并且配合推荐匹配的飞行场地,更高效解决了无人机相关的供电供网等基础设施问题。
航空工业公司将不断探索低空飞行服务的运营及服务模式,强化低空服务保障,积极引入低空产业上下游企业,大力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加速集聚发展,以助力低空企业“起飞”推动厦门市低空产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