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主题分类 | 规划计划 | |
发布机构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3-12-26 | 发布时间 | 2023-12-20 |
标 题: |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国有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多项经营业绩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一是运行“稳”,规模效益持续增长。截至12月底,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17201亿元,同比增长35%,净资产5062亿元,同比增长26%;1-12月实现营业收入20131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388亿元,同比增长20%。二是质量“优”,综合实力逐年提升。所出资企业营业收入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一,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和利润总额超越青岛排名计划单列市第二。建发集团、国贸控股集团、象屿集团世界500强排名强势攀升,实现跃居前200位的重大突破。三是贡献“大”,服务城市作用凸显。上缴本地税金159亿元,贡献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的10.41%;累计实现批零销售额8253亿元,占全市的29.23%;实现贸易进出口额3342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的37.65%。承担重点项目238个,完成投资额736亿元,占全市的32.22%。轨道3号线开通运营,海沧隧道建成通车,新机场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启动全面建设。国资国企招商引资三年千亿行动胜利收官,累计入库招商项目368个,落地264个,参与保障天马微柔性AMOLED、中航锂电、海辰新能源等高能级项目落地。四是保障“好”,保障民生勇于担当。市属国企在完善城市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2021年累计实现肉禽蛋菜交易量(夏商)206万吨,同比增长8.4%;供应管道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市政)合计35869万方,同比增长19.8%;处理垃圾(市政)256万吨,同比增长33.5%;提供公交和地铁客运服务(公交、轨道)合计79189万人次,同比增长11.3%。9月本土疫情中,市属国企在定点隔离、市场供应、物资保障、交通运行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作出应有贡献。落实援企纾困政策,累计兑现减免租金4亿元,惠及租户1.6万户。
(二)国企改革迈出坚实步伐,企业发展活力效率进一步提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铺开、加速推进,完成改革总任务的86%,在全国上半年地方国企改革评估中获书面通报表扬。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一级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并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推进外部董事选派,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规范外部董事履职和考核评价。改革原有“一对多”外派模式,按照“一企一会”要求在建发集团、国贸控股集团、象屿集团3家企业开展内设监事会试点。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建发集团获评国务院国企改革办“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二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企间相同或相近业务的重组整合,组建园林花木集团,打造“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建设的国企平台,推动国贸控股集团对海翼集团重组。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厂办大集体改革、“三供一业”、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基本完成。三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路桥信息公司完成混改,国贸信达汽车、轻工古龙食品混改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所出资企业子企业混改比例达70.71%,引入非国有资本超过200亿元。建发集团收购合诚股份,国贸控股集团收购正通汽车,旗下中红医疗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达11家。四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深入推进,市属国企超9成的经理层成员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用工市场化全面推进,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达到94.41%,员工公开市场招聘比例达到99.18%。持续推动国贸控股集团、象屿集团2家“双百企业”实施市场化综合改革,形成以点带面、积厚成势的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
(三)国资监管体制持续完善,监管系统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一是推进集中统一监管。推动厦门城投公司划归市国资委监管,有序推进资产划转注入、公司章程修订、人员转隶分流等优化发展工作,市级工商类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比例基本达到100%。二是规范集体企业监管。全面履行对集体企业、集体资产监管职责,制定《厦门市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暂行办法》,完成70家市属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二轻联社、法拉总公司等企业监管职能移交工作平稳有序。三是夯实监管基础工作。推进“智慧国资”建设,国资国企大数据监管平台完成“三重一大”、监督追责、大额资金等7个子系统(平台)建设,初步构建国资监管信息化管理框架。优化国有产权管理,完成审批产权交易项目84项、金额约316亿元。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上缴国资收益18.76亿。四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国企工程招投标廉政风险风控的工作部署,健全相关防控措施及制度,建立国企党委每半年专题研究工程招投标廉政风险防控情况和书面报告制度,推动企业依法依规严格规范招投标决策程序。出台负债风险管控措施,指导督促企业优化债务结构,切实降低资产负债率。修订完善国企投资、参股管理等制度,加强投资监管,规范投资行为。
(四)国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强统筹部署推动。联合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属国企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部署年度工作、细化分解任务。开展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落实情况“回头看”、国企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层层压实党建责任。二是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推进二、三级企业党建进章程、基层党组织应建尽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要求,增补2名总经理、5名党委副书记进入董事会。三是打造国资党建献礼工程。召开国资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开展“旗帜引领 奋楫争先”优秀党建品牌评选,进一步扩大市属国企党建品牌创建的影响力和宣传效应。扎实开展国资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项目373个,完成率100%。四是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创新市场化人才招募机制,做好人才引进和储备工作,打造“扬帆计划”“国资骐骥”“国资精进”等特色人才品牌项目。组织市属国有企业赴十余所985、211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招收应届毕业生和其他社会人才万余名。五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市直管国企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对7家企业提出问责要求。制定强化主体责任检查结果运用的措施办法,将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评、评优评先、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构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闭环。狠抓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国资系统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起,处理党员干部24人。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国资系统受理信访举报167件,办结139件,立案20件,党纪处分21人,诫勉20人次,批评教育8人次,谈话提醒24人次,进一步在国资国企系统释放从严执纪的强烈信号。
国资国企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二是市属国企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平台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市属国企资产负债率偏高,债务风险要持续关注和防范化解;四是市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较低,推进科技创新步伐还不够快。
二、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市国资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履行出资人、专司国有资产监管和负责党的建设三大职责,把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牢牢把握城市国资的功能定位,将国有企业发展优势转化为服务全市大局的重要战略支撑力量,当好市委、市政府战略实施的排头兵、主力军。
(一)坚持抓经济促全局,增强对厦门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狠抓企业提质增效,充分挖掘增长潜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至2022年底,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8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2.2万亿元,利润总额突破400亿元。积极发挥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实现国企效益增长与全市GDP增长相协调,为我市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力争2022年全年,上缴本地税金超过160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比重达到9%;实现规上批零销售额1万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35%;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8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40%;实现固定资产建安投资900亿元,占全市总额的70%。切实履行市属国企在城市运营、民生保障领域的主体职能,进一步优化公交、地铁、用水、燃气、“菜篮子”、“米袋子”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二)坚持抓招商促发展,积极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毫不动摇抓招商促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度融入全市招商引资发展大局,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实招商工作力量,加快推动建发宁普新能源、商舟航空物流、首矿大昌、三峡集团、吉利科技等重点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国企特别是建发、国贸控股、象屿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业务链、资金链、价值链以及对外投资的优势:依托建发新兴股权投资公司,将发展态势较好的相对早期项目或规模较大项目新产能、新板块吸引到厦门;基于国贸控股集团打造先进制造业国有投资平台,主要围绕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优质企业;推动象屿集团获批供应链票据平台牌照,吸收域外资金扩大厦门金融总量,借助先发优势推动我市成为区域商票交易中心。
(三)坚持抓项目促提升,助力城市有机更新和提质扩容。经初步统计,2022年市属国企承担省、市重点项目221个,总投资额4663.4亿元,其中2022年度计划投资511.6亿元。市国资委将增强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紧迫感,指导推动国企扎实做好明年重点项目投资建设任务,加大力度推进轨道、新机场、第二东通道、新会展中心及学校、医院、保障房、安置房等项目建设。推动市属国企专业化重组与平台化运营,形成以城投、轨道、翔业、火炬、信息、市政、路桥等企业为主体的重点项目投融资平台。按企业主营业务或专业优势,推动市属国有代建单位专业化整合,更好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四)坚持抓改革促创新,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地见效。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在抓落地见实效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确保明年上半年改革任务全部如期落实。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以外部董事、外派财务总监等为主体的外部监督体系建设,推动党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商业类一级企业探索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古龙食品等重点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改。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把市属国企分类打造为市场化的城市产业发展平台。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
(五)坚持抓上市促转型,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加快培育国贸物业、市政环能、古龙食品等8家重点企业上市,加大市场化并购上市公司力度,力争到全年新增1-2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通过资产注入、并购、引入战投、开展直接融资等方式,做强产业做大规模。推进国资系基金群建设,争取新设1-2支国企战略发展子基金,国企战略发展基金规模突破300亿元,国资系基金群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支持国企申报REITs及PPP试点项目,加快推动重点储备项目落地,有效补充融资缺口,形成国企资产和资金的良性循环。
(六)坚持抓党建强根基,为国资国企行稳致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重要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用好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回头看”工作成果,重点提升二三级企业、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遵循市场化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国企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综合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运用好第一、二种形态,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紧盯工程招投标、企业混改、资产处置、物资采购等关键领域和敏感环节,持续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坚决严肃查处腐败案件,推动国资国企系统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2年1月30日
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版权所有: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厦门市湖滨北路财经大厦联系电话:0592-2858500邮箱:gzwbgs@xm.gov.cn
网站标识码:3502000008公安机关备案号:35020302032660闽ICP备07067567号-2
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